• <ins id="qithd"></ins>

    <tr id="qithd"><small id="qithd"></small></tr>

          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舉辦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當前位置:首頁職教動態
          邁出職教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步伐
          時間:2022/12/13    來源:本站    瀏覽:7867

          邁出職教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步伐

          夏智倫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立足“兩個大局”,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意義非凡、催人奮進。面對新征程新目標新起點,湖南職業教育戰線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做到眼觀全局、肩有擔當、心系人民,堅定邁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步伐,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提供人才支撐。


          融入戰略全局  以“國之大者”指引“大有作為”


          眼觀全局,才能把握大局、謀劃長遠。湖南職業教育戰線要全面領會把握黨的二十大確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錨定前進坐標,以“國之大者”指引“大有作為”。


          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強動力。黨的二十大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就必須促進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職業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加快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增強勞動者的就業創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就業穩定性,實現從“能就業”到“就好業”的轉變,推動更多重點人群邁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


          為打造技能強國聚合力。技能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整體建設的長遠需求和戰略目標,是我國成為經濟強國、制造強國和科教強國的必然途徑。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職業教育要把勞動教育、技能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必修課,著力培養“心中有信仰,手中有絕活,腳下有力量”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活力。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建設現代化,就要抓制造業,搞實體經濟。職業教育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增強對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的適應性,加快技能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融入產業鏈、創新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強化人才支撐  用“湖南之為”答好“時代之卷”


          時代考卷常答常新,育人始終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擔當。湖南職業教育戰線要緊扣“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自覺擔當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重要使命,用“湖南之為”答好“時代之卷”。


          筑好湖湘工匠“蓄水池”。湖南是全國制造大省,工程機械產業營業收入占全國總量的30%以上,擁有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研發制造基地,航空航天產業主打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5%。為此,湖南職業院校面向先進制造業設置相關專業點1345個,其中圍繞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產業集群的相關專業點達593個,在校生24.17萬人。湖南職業教育要進一步扎根湖湘大地,加快培養更多面向新技術應用場景的現場工程師、“金藍領”等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多層次多渠道多類型組織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形成與國內技能競賽、世界技能大賽標準接軌的湖湘工匠新生代選拔機制,激活技術技能人才“一池春水”。


          繪好產教融合“同心圓”。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成湖南(株洲)職教科技園、長沙職教城、常德智慧谷大學城等職教基地,在省級以上園區布局職業院校212所,形成深度對接湖南四大區域功能板塊的院校布局。在此基礎上,湖南職業教育要堅持面向本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新興優勢產業,持續推進專業動態調整,提高專業集群與產業鏈的匹配度。主動吸納行業龍頭企業參與辦學育人全過程,深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相融相促、共生共榮。


          建好留才聚才“強磁場”。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湖南作為全國勞務輸出大省,本土人才外流情況相對嚴重。近幾年,湖南著力完善引才留才機制,2021屆高職院校畢業生當地就業率達62.05%,技術技能人才逐漸回流,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湖南職業教育要進一步聚焦關鍵產品、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多路徑培養一批頂尖應用技術人才,解決關鍵共性技術、關鍵零部件設計及加工應用等問題。同時加強涉農專業建設和農林緊缺人才培養,讓更多職業院校學子志愿扎根美麗“湘村”。


          堅定價值追求  讓“民之所望”成為“行之所向”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出發點。湖南職業教育戰線要始終心系人民、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滿意作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讓“民之所望”成為“行之所向”。


          以硬件建設強基礎。長期以來,辦學條件不足一直是中職學校特別是農村中職學校發展的掣肘性因素。為了讓更多農村孩子上好學,從2016年開始,湖南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農村中職攻堅計劃,省本級五年集中籌措資金3.3億元,帶動全省投入建設資金51.12億元,累計新增優質公辦學位3.1萬個,新建28所農村中職學校。下一步,湖南要加快實施省政府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職業教育“楚怡”行動,持續推進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分批公布全省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標的“白名單”,確保2023年如期完成達標任務。


          以內涵發展提質量。當前,湖南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成效顯著,多項關鍵指標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湖南要以“楚怡雙高?!薄俺p優?!睘闋恳?,不斷提升職業院校核心辦學能力,在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等專業群打造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教師團隊,將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等引入教育教學。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擴大優質資源共享。要建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造就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楚怡”名師(名匠)工作室和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


          以人人出彩贏口碑。近年來,湖南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逐步提升,越來越多學生在職業院校實現了“升學有路、就業有門、致富有望”。邁上新征程,湖南要立足學生全面發展,積極融入人才發展全生命周期,促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貫通、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讓各具特點、各有需求的學生各自出彩、各展其才。同時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以教育評價改革推動育人模式變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